資 訊
現代設計思想對產品設計的影響 | FROM ZERO TO ONE
- 來 源:網絡
- 發(fā) 表 于:2020-04-07
- 作 者:產品設計小編
- 人 氣:12605
說到產品設計,中國作為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古國,當然少不了我們的缺席。中國歷史文化對人類的產品設計歷史發(fā)展起到
了相當關鍵的作用。生活用具上的墨子、工具類的魯班,還有在劍刀上的歐冶子與干將,等等都是出色的“產品設計師”。
01
“器完而不飾”設計思想的體現與分析
1. 1 “器完而不飾”設計思想的體現
早在先秦時期,墨子就提出功利主義原則,極力強調產品物態(tài)生產的實用性,主張“先質而后文”。
以追求“器完而不飾”為評判標準以及“質真而素樸”的設計審美意趣。
中國古代設計藝術的實用功能可以用“器完而不飾”來概括。
中國古代設計思想“器完而不飾”與西方現代主義的設計主張無非都在強調設計上的“功能第一”、“實用第一”的原則。
是對中國傳統(tǒng)設計思想文化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的重要演繹。
1. 2 對“器完而不飾”設計思想的應用分析
墨子的“器完而不飾”設計主張,在當代設計體現的淋漓盡致,這樣的設計主張是為大眾所服務的,沒有過于的強調裝飾,減少了產品的成本,為低收入的平民百姓所享用。
“器完而不飾”設計主張是值得我們肯定的。
但隨著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器完而不飾”強調產品在具備基本的功能以外,消費者也越來越關注產品給人們帶來的心理需求,過多的強調產品的實用性而忽視了人的心理需求,影響了人與產品之間的感情和諧,顯得機械﹑呆板和缺乏人情味。
而設計不單單再是強調它的實用價值,而是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的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
02
“器完而不飾”基礎上的趣味化產品設計
2. 1 趣味化產品設計定義
所謂產品趣味化設計是指:產品的某一方面,包括產品的形態(tài)、功能、肌理、觸覺等能吸引消費者,產生一定的共鳴,創(chuàng)意快樂愉悅的具有審美的產品。
在滿足人們對其基本的功能需求外,還能同時滿足人們更多的視覺美感,心理滿足等其他的個人需求,而這些需求主要體現在產品對人們情感的關懷和由此讓人們產生對產品的興趣。
2. 2 趣味化產品設計的表現方式
消費者在接受產品過程中所考慮的不僅僅是功能,而且也會考慮產品的外在形式。
因而產品的外在形式的表達也不可忽視。
而產品的外形變現方式主要有四個途徑:產品形態(tài)的設計,產品材質的選用,外形顏色的選擇,使用方式。這四個因素是相互綜合的。
(1) 造型設計
產品形態(tài)是表達設計概念的載體,產品都是以特定的形態(tài)存在的,產品設計的過程也可以看作是形態(tài)創(chuàng)造的過程。
“器完而不飾”設計思想里在造型設計上趨向簡單化,而趣味化產品的形態(tài)設計則往往通過擬人、夸張、排列組合等手法將一些自然形態(tài)再現,從而給人呈現新的心理感受。
(2)顏色選擇。
“器完而不飾”設計思想中重視色彩的天然性,體現出一種親切和自然的感覺。
在趣味化的產品設計中色彩的合理選擇則顯得更為重要了。美國視覺藝術心理學家布魯墨認為:“色彩喚起各種情緒,表達感情,甚至影響我們正常的生理感受。”
的確,合理而巧妙的產品配色,往往能夠喚醒消費的購買欲望,讓產品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3)合理材質的選用。
產品的不同質感肌理能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金屬可以表達產品的科技氣味;木材可以表達自然氣息;合理而巧妙的運用材質的屬性將更能體現產品對人的關懷。
柔軟的塑膠,從觸覺上看,給人的第一感覺是非常舒適的、安全的,有種想要去觸摸的沖動,可以影響一個人的購買欲望,這就是選擇材質的重要因素,能夠讓我們的心情放松。
(4)產品的使用方式。
“通過完美的使用體驗來感受產品的趣味性,才是產品設計的最終目標。
這就好比一個人僅僅有外在美是不夠的,必須讓外在美和內在美和諧統(tǒng)一,才能夠受到大眾的歡迎。”趣味化產品設計不僅要具備簡單易操作的使用方式,而且還要在使用的過程中給人帶來一種樂趣。
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變化,人們的需求也有所不同,緊張的生活成為常態(tài),而放松休息卻成為人們的一種釋放壓力方式,這就導致了人們更希望能夠通過各種設計語言與之進行交流,從而獲得全新的功能性需求體驗和心理滿足,更側重于產品能否給消費者帶來心情的愉悅。